案例展示

你所在的位置:首页 > 案例展示
90%的模具人都搞不懂模具爆裂是什么?爆裂原因分析
发布时间 : 2024-05-31 05:45:48 标签 : 案例展示 访问量 : 1

  4.设计工艺:模具强度不够,刀口间距太近,模具结构不合理,模板块数不够无垫板垫脚

  冲压设备(如压力机)的精度与刚性对冲模寿命的影响很重要。冲压设备的精度高、刚性好,冲模寿命大为提高。尤其足小间隙或无间隙冲模、硬质合金冲模及精密冲模一定要选择精度高、刚性好的压力机,否则,将会降低模具寿命,严重者还会损坏棋具。

  (1)模具的导向机构精度。为提高模具寿命,必须根据工序性质和零件精度等要求,正确选择导向形式和确定导向机构的精度。

  (2)模具(凸、凹模)刃口几何参数。凸、凹模的形状、配合间隙和圆角半径不仅对冲压件成形有较大的影响,而且对于模具的磨损及寿命也影响很大。精度要求比较高的,宜选较小的间隙值;反之则可适当加大间隙,以提高模具寿命。

  ②冲压前应严格检查原材料的牌号、厚度及表面上的质量等,并将原材料擦拭干净,必要时应清除表面氧化物和锈迹;

  ③根据冲压工序和原材料种类,必要时可安排软化处理和表面处理,以及选择正真适合的润滑剂和润滑工序。

  (2)排样与搭边。 不合理的往复送料排样法以及过小的搭边值往往会造成模具急剧磨损或凸、凹模啃伤。必须根据零件的加工批量、质量发展要求和模具配合间隙,合理选择排样方法和搭边值,以提高模具寿命。

  ①材料的使用性能应具有高硬度(58~64HRC)和高强度,并具有高的耐磨性和足够的韧性,热处理变形小,有一定的热硬性 ②工艺性能良好。

  (1)锻造工艺。这是模具工作零件制作的完整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应严控锻造温度范围,制定正确的加热规范,采用正确的锻造力法,以及锻后缓冷或及时退火等。

  (2)预备热处理。应视模具工作零件的材料和要求的不同分别采取了退火、正火或调质等预备热处理工艺,以改善组织,消除锻造毛坯的组织缺陷,改善加工工艺性

  (3)淬火与回火。这是模具热处理中的关键环节。冲模淬火加热时特别应注意防止氧化和脱碳,应严控热处理工艺规范,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采用真空热处理。淬火后应及时回火,并根据技术方面的要求采用不一样的回火工艺

  (4)消应力退火。对精度要求高的模具,在磨削或电加工后还需经过消应力回火处理,有利于稳定模具精度,提高使用寿命。

  ①模具工作零件工艺流程中必须防止磨削烧伤零件表面现象,应严控磨削工艺条件和工艺方法(如砂轮硬度、粒度、冷却液、进给量等参数)

  ②加工过程中应防止模具工作零件表面留有刀痕。夹层、裂纹、撞击伤痕等宏观缺陷。这些缺陷的存在会引起应力集中,成为断裂的根源,造成模具早期失效

  ③采用磨削、研磨和抛光等精加工和精细加工,获得较小的表面粗糙度值,提高模具常规使用的寿命。

  7表面强化处理 为提高模具性能和常规使用的寿命,模具工作零件表面强化处理应用越来越广。常用的表而强化处理方法有:液体碳氮共渗、离子渗氮、渗硼、渗钒和电火花强化,以及化学气相沉积法(CVD)、物理气相沉积法(PVD)和在盐浴中向工件表面浸镀碳化物法(TD)等。

  冲模刃口多采用线切割加工。由于线切割加工的热效应和电解作用,使模具加工表面产生一定厚度的变质层,造成表面硬度降低,出现显微裂纹等,致使线切割加工的冲模易发生早期磨损,直接影响模具冲裁间隙的保持及刃口容易崩刃,缩短模具使用寿命。因此,在线切割加工中应选择合理的电规准,最好能够降低变质层深度。

  为了保护正常生产,提高冲压件质量,减少相关成本,延长冲模寿命,必须正确使用和合理维护模具,严格执行冲模“三检查”制度(使用前检查,使用的过程中检查与使用后检查),并做好冲模与维护检修工作。 出现裂纹需要给模具做金相分析

  晶界比较直,呈规则多边形;淬火钢中残余奥氏体分布在马氏体针间的空隙处。

  亚共析钢中的慢冷铁素体呈块状,晶界比较圆滑,当碳含量接近共析成分时,铁素体沿晶粒边界析出。

  在液态铁碳合金中,首先单独结晶的渗碳体(一次渗碳体)为块状,角不尖锐,共晶渗碳体呈骨骼状过共析钢冷却时沿

  m线析出的碳化物(二次渗碳体)呈网结状,共析渗碳体呈片状铁碳合金冷却到Ar1以下时,由铁素体中析出渗碳体(三次渗碳体),在二次渗碳体上或晶界处呈不连续薄片状

  珠光体的片间距离取决于奥氏体分解时的过冷度。过冷度越大,所形成的珠光体片间距离越小在A1~650℃形成的珠光体片层较厚,在金相显微镜下放大400倍以上可分辨出平行的宽条铁素体和细条渗碳体,称为粗珠光体、片状珠光体,简称珠光体在650~600℃形成的珠光体用金相显微镜放大500倍,从珠光体的渗碳体上仅看到一条黑线倍才能分辨的片层,称为索氏体在600~550℃形成的珠光体用金相显微镜放大500倍,不能分辨珠光体片层,仅看到黑色的球团状组织,只有用

  过冷奥氏体在中温(约350~550℃)的相变产物,其典型形态是一束大致平行位向差为6~8od铁素体板条,并在各板条间分布着沿板条长轴方向排列的碳化物短棒或小片;典型上贝氏体呈羽毛状,晶界为对称轴,由于方位不同,羽毛可对称或不对称,铁素体羽毛可呈针状、点状、块状。若是高碳高合金钢,看不清针状羽毛;中碳中合金钢,针状羽毛较清楚;低碳低合金钢,羽毛很清楚,针粗。转变时先在晶界处形成上贝氏体,往晶内长大,不穿晶

  过冷奥氏体在350℃~Ms的转变产物。其典型形态是双凸透镜状含过饱和碳的铁素体,并在其内分布着单方向排列的碳化物小薄片;在晶内呈针状,针叶不交叉,但可交接。与回火马氏体不同,马氏体有层次之分,下贝氏体则颜色一致,下贝氏体的碳化物质点比回火马氏体粗,易受侵蚀变黑,回火马氏体颜色较浅,不易受侵蚀。高碳高合金钢的碳化物分散度比低碳低合金钢高,针叶比低碳低合金钢细

  过冷奥氏体在贝氏体转变温度区的最上部的转变产物。刚形成时是由条状铁素体合并而成的块状铁素体和小岛状富碳奥氏体组成,富碳奥氏体在随后的冷却过程中,可能全部保留成为残余奥氏体;也可能部分或全部分解为铁素体和渗碳体的混合物(珠光体或贝氏体);最可能部分转变为马氏体,部分保留下来而形成两相混合物,称为M-A组织

  形成温度在贝氏体转变温度区的最上部。板条铁素体之间为富碳奥氏体,富碳奥氏体在随后的冷却过程中也有类似上面的转变。无碳化物贝氏体一般出现在低碳钢中,在硅、铝含量高的钢中也容易形成

  板条马氏体:在低、中碳钢及不锈钢中形成,由许多相互平行的板条组成一个板条束,一个奥氏体晶粒可转变成几个板条束(通常3到5个)片状马氏体(针状马氏体):常见于高、中碳钢及高Ni的Fe-Ni合金中,针叶中有一条缝线将马氏体分为两半,由于方位不同可呈针状或块状,针与针呈120o角排列,高碳马氏体的针叶晶界清楚,细针状马氏体呈布纹状,称为隐晶马氏体

  显微镜下呈暗黑色针状组织(保持淬火马氏向),与下贝氏体很相似,只有在高倍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极细小的碳化物质点

  它由马氏体在350~500℃时中温回火形成。其组织特征是铁素体基体内分布着极细小的粒状碳化物,针状形态已逐渐消失,但仍隐约可见,碳化物在光学显微镜下不能分辨,仅观察到暗黑的组织,在电镜下才能清晰分辨两相,可看出碳化物颗粒已明显长大

  它由马氏体在500~650℃时高温回火形成。其组织特征是由等轴状铁素体和细粒状碳化物构成的复相组织,马氏体片的痕迹已消失,渗碳体的外形已较清晰,但在光镜下也难分辨,在电镜下可看到的渗碳体颗粒较大

  它由过共析钢经球化退火或马氏体在650℃~A1温度范围内回火形成。其特征是碳化物成颗粒状分布在铁素体上

  如果奥氏体晶粒比较粗大,冷却速度又比较适宜,先共析相有可能呈针状(片状)形态与片状珠光体混合存在,称为魏氏组织

  亚共析钢中魏氏组织的铁素体的形态有片状、羽毛状或三角形,粗大铁素体呈平行或三角形分布。它出现在奥氏体晶界,同时向晶内生长过共析钢中魏氏组织渗碳体的形态有针状或杆状,它出现在奥氏体晶粒的内部

  文章出处:【微信号:AMTBBS,微信公众号:世界先进制造技术论坛】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工业生产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常常容易受到污垢和污染的影响。为了保持

  清洗机 /

  上的原理及优势 /

  调试方法 /

  通常用来制造具有12个接触芯的高性能连接器,正确使用M12航空接头12芯

  怎么用 /

  ,去除表面的油污和杂质,以免影响放针精度。此外,还需准备好所需的针具和相关工具,确保它们的质

  如何放针? /

  设计初期开始,蔡司三坐标测量设备就涉及到了数字测量和制图。它能精确地测量和验证

  尺寸形状和位置 /

  作为汽车制造的关键工具,其质量和精度直接影响着最终的质量和性能,借助3D扫描技术检验测试汽车冲压钣金件

  加工检测 /

  的设计与应用 /

  目前BGA封装技术已大范围的应用于半导体行业,相较于传统的TSOP封装,具有更小体积、更好的散热性能和电性能。 在BGA封装的植球工艺阶段,需要用到特殊设计的

  FPGA核心板上市!紫光同创Logos-2和Xilinx Artix-7系列

  全国产RK3568J + FPGA的PCIe、FSPI通信实测数据分享!

  嵌入式学习-飞凌嵌入式ElfBoard ELF 1板卡-VMware设置成桥接模式后没有VMnet0

  嵌入式学习-飞凌嵌入式ElfBoard ELF 1板卡-如何移植NCNN?

电话
消息
二维码
分享